動物被“自拍”——“紅外”打獵相機拍動物
時間: 2020-08-26瀏覽次數:
大多數野生動物機警怕人,想拍攝它們可不容易,所以攝影師想出一個好辦法——利用打獵相機紅外觸發式相機,讓動物們自己拍自己。我們的攝影師白在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做生物多樣性調查,布下了“相機陷阱”,看看他能“捕獲”到什么。

樹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,雖然長得像松鼠,但其實它們與靈長類動物有很近的親緣關系。

廣西弄崗,連綿的喀斯特山地覆蓋著茂盛的植物。
不同尋常的“捕獵”
“咯丐!咯丐!”傍晚,藏在石壁上的蛤蚧又開始活動了,每天這個時候它都大叫幾聲,宣告自己的存在。因為很長時間沒有下雨,周圍樹林的葉子干得有點打蔫。天氣悶熱,我坐在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的茅草屋前,幻想著能喝上一口冰鎮可樂,那簡直是一種終極奢望。
護林員老王從旁邊的小魚塘打了一桶水,放在一邊沉淀,1小時后,才用小碗輕輕舀起上層相對清澈的部分,放到壺里燒開。小屋沒有自來水,護林員每天吃、用的水都取自附近的魚塘,這種水是不能直接喝的,必須經過沉淀,再煮沸才成。

攝影師的助手在“獸道”布置紅外觸發相機,只要有動物經過,就能觸發相機快門,進行拍攝。
白天一直在山林里“踩點”,走了太多路,出了很多汗,我迫不及待搓著手指等著解渴。桂西南地區的冬季很少下雨,所以11月到12月之間,這里到處可以看到干死的蚯蚓尸體,林子變得死氣沉沉,連平時常見的小飛蟲也不見蹤影。
隨著天色漸暗,寒氣很快籠罩上來,白天又干又熱,晚上卻寒意襲人,這個季節是弄崗最不舒服的時候,但是為了拍攝野生動物,卻只能這個時候來。目前我國亞熱帶叢林地區,由于多年的捕獵歷史、森林退化,使得生活在這里的野生動物非常怕人,它們會憑借靈敏的嗅覺和聽覺避開人類,因此在雨林中很難見其真身,更不要說調查了。